新闻中心

以专业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的最高境界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你当前位置 熊猫体育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版博会再度落地成都迎版权“丰”光pp电子

发布时间:2023-11-28 19:05:29    阅读量:

  pp电子11月23日至11月25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在成都举办。现场展品数量61434件,现场展示版权项目622个,现场展品交易数量13151件,现场展品交易金额1241.2万元,现场签约项目360个,现场签约金额2.84亿元,达成战略合作427个,战略合作金额13.41亿元……本届版博会展区设置、展位数量、展馆面积、展览规模、展场活动、展会宣传、参展参会人次等均创历届版博会之最,国际国内影响力巨大。

  2014年9月,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这是版博会首次离京举办,并在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举办,体现了对成都版权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对成都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的认可。

  时隔九年,版博会再次落地成都西博城,线万平方米,是第五届版博会展区面积的2.4倍;同时,本届版博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龙头带动地方、展览与交易同步”的方式进行,运用数字技术结合成都市花“芙蓉花”造型,创新版权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首次打造“沉浸式”线件数字版权作品。

  从新会展中心,到西博城,版博会的成都足迹能洞见国际会展之都的成长史。目前,成都市拥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等场馆8个,可供展览面积近60万平方米;会议型酒店675家,酒店房间总数约15万间,具备举办各类主场外交活动、国家级国际性重大展会的能力。

  2018年至2022年,成都市共举办重大展会4397场,其中国际性展会468场,成都会展不断推动展产一体化的良性互动格局,推进会展产业链与成都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协同共享、互相借力,初步形成“一链一品牌展会”机制。

  再看版权产业,作为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成都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pp电子、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成都全市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作品著作权登记18.24万件,作品著作权登记同比增长6.8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位列全国第五,区块链技术助力建设的数字版权综合服务平台链接了23个区(市)县,打通47个版权工作站数据接口和40余个市场平台,形成了“1+23+N”多层次版权公共服务格局。

  版权行业取得的成就与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成都市著作权登记量要达到57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要达到50亿元,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10%。

  时隔九年再次落地成都pp电子,版博会收到来自成都的“惊喜”,首个文创金融创新产品——成都版权ABN项目亮相,首批合作企业共6家、拟融资金额1亿元。为实现文创金融深度融合,成都率先探索“版权+金融”的创新。

  据悉,“成都模式”下的版权ABN,能帮助企业突破自身信用局限,增强知识产权资产的流动性,撬动全国资源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本届版博会重点展示了音乐、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学、出版等优秀版权作品,以及版权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突出展示了版权产品在价值转化中赋能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成都晒出的实绩更为具象化,比如,成功培育孵化出《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批原创数字文创精品;再比如,围绕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主题,累计推出玩具类、徽章类、文具类、邮票邮品类等18大系列、1400余款特许商品,生产总值突破6.2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占成都GDP的比重达10.9%,版权登记量18.2万件,其中作品登记5.8万件,同比增长6.41%,均位居全国前列,软著登记8.4万件,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基石。成都深谙此道,大力推动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继去年荣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后,成都今年又获批国家首批、西部唯一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成都,正依托持续增长的创新动能,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知识产权强企,全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制定实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持资助政策,不断激励知识产权创新力量涓滴成河。同时,以领军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为承载主体,布局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高质量专利创造高地、重要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机制试验田。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成都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攀升至第24位,相比2022年提高3位,在中国上榜的24个科技集群中排名第9位。

  受益于对版权的高度重视,在成都,版权对文化创新创造的激励作用正持续发挥,版权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也正全面提升。

  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近年来,版权创新创造动能空前迸发,版权转化运用成果丰硕。其中,在深圳前海、上海浦东、四川天府新区设立“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获批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以来,天府新区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高度集聚“政商学研企”法务资源,打造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窗口,构建独具特色的版权全链条保护新模式。此外,天府新区法院组建成都科学城法庭,深化版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版权保护工作质效,2022年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480件,实现结案率88.27%。实施“三集中一统一”知识产权检察办案模式,整合省、市、区三级办案职能pp电子,统一检察司法办案和监督标准,成功办理四川省首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蜀锦)行政公益诉讼,助力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方面,成都持续深化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发布、撮合磋商、交易鉴证、结算交割等支撑机制,有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区建设,鼓励实施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转化。

  在增强版权国际影响力方面,成都率先建成四川省首个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知识产权+蓉欧班列”引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走出国门,构建了“中心+基地”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蓉欧班列出海产品知识产权风险排查,护航“成都造”安全出海。

  在赋能产业发展方面,成都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支持模式,编制发布科技创新平台、团队、技术三张清单,引进高能级创新平台104个、顶尖创新团队134个,实施23个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和专利产品备案工作。

  此外,成都还积极创新建设针对特定产业生态圈或生态链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产业赋能中心,探索打造知识产权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新型应用场景;出台激励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有效促进了服务机构和企业引进和培育懂法律、懂专业、懂技术、懂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借一次盛会,搭起一个平台;站上一个平台,讲好中国版权故事。“版权之城”的角逐中,成都拼创意,也拼“版权+”pp电子,更拼保护与创新的相辅相成。这座城市版权事业的“丰”光,破土萌动pp电子。